培育鑽石的英文全名是 lab-grown diamond或 lab-created diamond,也就是實驗室培育鑽石,國內的珠寶品牌也會稱它是未來鑽石。
關於培育鑽石,第一件要知道的事:培育鑽石跟天然鑽石一樣都是「真」鑽石。
飾演《鐵達尼號》聞名的影星李奧納多.狄卡皮歐,常年致力於推動環保,關心環境、社會議題,在演出的電影《血鑽石》上映的 9 年後,於 2015 年投資了培育鑽石的製造商 Diamond Foundry,很符合他一直以來會用實際行動關心生態環境的作風。
鑽石行業分析師 Paul Zimnisky 表示過,培育鑽石的需求每年都在增加,一直到 2017 年開始才受到大眾矚目,也逐漸從工業用途,進到結婚市場。
培育鑽石是什麼?
培育鑽石技術
培育鑽石是在實驗室中模擬天然鑽石的生長條件,讓鑽石晶體在幾週或幾個月內長出來,不需要數十億年的積累,卻能成為和天然鑽石一樣的真鑽石,同樣要經過人為的切割與打磨,變成我們看到的經典形狀和其他特殊切割形狀。
培育鑽石使用的兩種實驗室技術:
- 高壓高溫法(HPHT,High Pressure High Temperature):模擬了數十億年前在超大陸週期中地球深處的極端高溫與壓力,使天然鑽石慢慢形成。
- 化學氣相沉積法(CVD,Chemical Vapor Deposition):將碳氫化合物氣體加熱成等離子體,分離出碳原子,並使用這些碳原子逐層長出培育鑽石的晶體。
培育鑽石不是像鋯石(立方氧化鋯)、莫桑鑽、蘇聯鑽這樣的人造仿製品,它不是假鑽。為了保障消費者的權益,避免誤解跟標示上的混淆,聯邦貿易委員會(FTC)因此重新定義鑽石,將「天然」從定義中拿掉,奠定培育鑽石的真鑽地位,而逐漸被市場廣泛接受。
培育鑽石的折射率和光學特性跟天然鑽石完全相同,經驗豐富的寶石專家和珠寶商也辨別不出來,需透過昂貴的精密儀器,才能進一步分辨是不是實驗室培育出的鑽石。
培育鑽石同樣是按照鑽石 4C 來分級,GIA 跟 IGI 都有認證,不過培育鑽石主要是由 IGI 鑑定,是世界上第一個為培育鑽石進行分級的寶石學機構。
培育鑽石 VS. 天然鑽石
培育鑽石 | 天然鑽石 | |
形成條件 | 在實驗室模擬天然鑽石在地球深處形成的極端條件 | 地殼的地質活動 |
形成時間 | 數週或數個月 | 數十億年 |
物質結構 | 碳(C),物理、化學、光學一樣 | 碳(C),物理、化學、光學一樣 |
內含物(瑕疵) | 因生產過程可控,比較少有內含物,每顆質量較一致 | 每顆有不同大小內含物,是天然獨特的印記 |
價格 | 通常比天然鑽石便宜 20-40% 不等 | 開採成本高,價格高昂 |
環境影響 | 可透過生產方法與能源來源控制,對環境影響較小 | 自礦區開採,對環境影響較大 |
培育鑽石 VS. 莫桑鑽
莫桑鑽就是經常被視作仿鑽的人造飾物,因為莫桑石的特性與鑽石相近,其他類型的仿鑽容易被發現,唯獨莫桑鑽與鑽石一樣,能通過測鑽筆的測試,因此曾讓台灣超過 50 家當舖受騙。
實驗室培育鑽石又稱做人造鑽石,但這裡的人造不代表假、仿冒。培育鑽石的意義,與人工養殖珍珠和溫室栽培玫瑰花一樣,都仍然是鑽石、是珍珠、是玫瑰花,透過科技與先進技術,讓美好的自然生長物,能在人類需要時量產。
培育鑽石的優勢與趨勢
2025 年培育鑽石市場
根據美國婚禮網站 The Knot 的 2025 年真實婚禮調查,在去年,超過一半(52%)的情侶,他們訂婚戒指上的鑽石是一顆實驗室培育寶石。
培育鑽石的受歡迎程度持續增長中,跟去年比增長 6%,跟 2019 年比則增長了 40%。行業報告中更指出,實驗室培育鑽石市場,預估到了 2030 年,將占據全球鑽石市場的 30% 以上,甚至更高。
培育鑽石的優勢
天然鑽石在切割時會損耗比例較高的原石重量,在切割工藝上就相較受限,因為損耗的重量少在市場上會賣到更好的價格,培育鑽石在實驗室可控的環境下生長,比較能符合想要的大小需求,不會因為想保留重量在切割工藝上妥協,且能產出完美的淨度等級。
對環境更友善的綠色產品,通常價格更高一些,就像我們在超市裡看到的有機食品,培育鑽石卻可以用較低的成本去展現環境永續的潛力,消費者因此更願意買單。
培育鑽石的趨勢
根據 Allied Market Research 的調查, 2022 年全球培育鑽石的市值達到 240 億美元,預計到 2032 年將達到 592 億美元。
培育鑽石除了被稱為未來鑽石,「綠色鑽石」也是其中一個代稱,代表的是培育鑽石的一大標籤:環保。然而,要能代表永續發展,環境指標只是其中之一,常被討論的環境指標包含碳排放、能源使用等等。
培育鑽石的碳排放量主要來自實驗室設備運作所需的能源消耗,產生的每克拉碳排放量確實比天然鑽石低,但真正要符合永續性還得看是用何種生產方式及使用的能源來源。
目前培育鑽石生產商大多是以化石燃料作為能源來源,但是業界已有培育商運用可再生能源生產,朝永續目標看齊,取得像是 SCS 碳中和認證(Carbon Neutral)的環境永續證明,經過專業評估的鑽石才夠格被稱作「綠色鑽石」。
買天然鑽石還是培育鑽石?
鑽石神話的真相
在鑽石行業紀錄片《鑽石:永恆神話與謊言》中可得知,天然鑽石商家的鑽石,實際混有培育鑽石的比例無從掌握,也被刻意忽視。連專家都無法保證你手上聲稱「天然鑽石」的寶石,真的開採自礦坑,但卻全部以天然鑽石的價格被展示與販售。
另外,即使現在有金柏利進程這樣的國際機制,在把關鑽石來源,杜絕血鑽進入市場,但實際上仍可能難以確保手上的鑽石夠「純淨」。
千禧世代、Z 世代傾向選擇能「展現個人價值觀」的商品,他們更清楚鑽石之於自己的意義是愛的承諾,天然或人工並沒有那麼重要,但是並不會希望當冤大頭,明明是培育鑽石,可以用實惠價格購入,卻被統統混在一起,被標記成天然鑽。
而在人工或天然之前,他們更在乎性價比,以及是否具有道德的來源。
選擇培育鑽石
- 選擇店家標示為培育鑽石的寶石,你就知道是在實驗室製成,無論在誠信上、價格上都更讓人願意親近。
- 省下來的預算,可以放到獨特的設計上,或是訂製 DNA 鑽石(寵物毛髮或骨灰培育而成)。
- 不需要擔心開採過程可能造成的人權損害問題。
- 即便不是所有的培育鑽石都符合環境永續標準,但整體而言,還是比天然鑽石對環境的影響小。
選擇天然鑽石
- 天然鑽石其實並不稀少,是因為受私有集團把控,如果不介意高昂許多的價格,就是要原生自礦坑的鑽石,當然也沒問題。
- 買下大自然悠久的地質歷史,有的人看中的是這點,他們不介意花費高昂費用。
- 如果有一天婚戒不再需要,想要轉售,會更具備價值,因為價格機制有被掌控,不太會獲得比購入時更高的價格,但也是一筆小錢。
培育鑽石鑽戒、輕珠寶簡約系列
台灣目前已有許多鑽戒品牌都開始提供培育鑽石鑽戒、項鍊,不論是送給自己或是作為求婚戒指,培育鑽石讓大家在擁有寶石的同時,也可以充滿餘裕的生活著,不被炫耀性消費制約!
🌟2025 鑽戒推薦,爪鑲仍是首選,光環鑲嵌、隱式光環鑲嵌愈來愈熱門!🌟
了解培育鑽石後,就會發現有時候夢想離自己並不遙遠,在深感 CP 值很高的當下,不只是因為覺得價格親民好入手,也因為我們選擇了一個更具有環境意識、能展現自我價值觀的商品。
參考資料
資料參考 1:Lab-Grown Diamond Is As Real As Mined, It’s Official
資料參考 2:Jewelry guidelines
資料參考 3:Are lab-grown diamonds as sustainable as advertised?
資料參考 4:Is Growing Diamonds a Sustainable Alternative to Diamond Mining?
資料參考 5:世界地球日!盤點Rolex、De Beers等高級珠寶與鐘錶品牌之企業永續行動